发布时间:2025-10-15 18:03:41    次浏览
1、新型超薄柔性屏面世分辨率达分子级别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在将导电聚合物放置在纳米层上时意外得到了一种性能超赞的新型柔性屏幕。因为聚合物自身具有吸光特性,所以会影响颜色的呈现,可以通过人工干预显示出各种色彩效果。这种屏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依靠反射环境光而产生颜色,在强光下仍然表现出色;而且厚度只有一微米,可以弯折。也就是说,这项技术顺便带来了分辨率大突破——提高到分子级别,相比之下2k、4k都弱爆了。2、全球第一条量子通信商用干线“沪杭干线”浙江段开通日前,全球第一条量子通信商用干线“沪杭干线”(浙江段)宣布开通。记者从“2016首届量子信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获悉,新落成的“沪杭干线”将成为全国量子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内人士表示,该事件标志着量子通信产业化时代的到来,同时拉开了量子通信产业市场化运营的大幕。据介绍,“沪杭干线”总长约260公里,途径上海秀浦路、漕河泾、大港、嘉兴东、桐乡、杭州6个中继站,耗资约为1.7亿元。3、沃尔沃利用微软HoloLens全息眼镜加速汽车研发去年沃尔沃与微软联合宣布,将把HoloLens的增强现实引入到汽车设计中。设计师们无需对着现实中的缩微模型或者电脑上的3D模型,戴上眼镜就能设计并看到一辆汽车。据外媒报道,在探讨该技术的使用之后,沃尔沃决定将其交付到影响公司未来的工程师手中。沃尔沃表示自己是第一家使用微软HoloLens全息透镜的车企,并认为全息透镜在汽车上的使用将加速汽车研发,帮助其达成到2020年开发一款新车型的时间从现在的30个月减少至20个月。4、电装和东芝将联手研发AI技术 用于车载图像识别据国外媒体报道,电装(DENSO)和东芝已达成一项基础协议,将共同开发一种名为“深层神经网络-知识产权(DNN-IP)”的人工智能技术。该技术将用于由两家公司独立开发的图像识别系统中,这有助于实现先进的驾驶员辅助和自动驾驶技术。电装是世界汽车零部件及系统的顶级供应商。5、自带“眼睛”的 3D 打印 AI 机器人或将颠覆工程建造业日前,来自伦敦的创业公司 Ai Build 通过融合三项前沿技术——3D打印、AI 算法和工业机器人,打造了一款 3D 打印 AI 机器人。它可以在打印的过程中进行自动监测,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因此,有人戏称它自带“眼睛”。6、ViBand系统利用手势识别控制一切智能设备的交互 穿戴设备如何带来更好的交互体验呢?有不少人认为手势识别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设计思路。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出的ViBand系统,则更是让我对手势识别的交互体验带来了信心。该系统除了能让手表识别不同的手势,还能分辨出用户手上所拿物品。7、3D 扫描照相亭 帮你打造专属 “真人” VR 化身位于爱沙尼亚的创业公司 Wolfprint 3D,已经将 3D 全自动扫描技术转变成一个易于操作的 3D 照相亭。这个照相亭的特别之处在于所有使用过 3D 扫描亭的用户都会添加到 Wolfprint 的扩展数据库中,允许他们的开发人员将真人置入 VR 应用程序中。通过 Wolfprint API,世界各地的开发人员就能够把“真人”置入到他们的VR应用程序中,比如说游戏或购物应用。这样用户就能够在各种VR和游戏体验中使用自己的个人化身,而不是通用的虚拟化身。8、全球最快储存卡诞生 32秒塞满一台皇帝版iPhone 7随着又一大影像博览会 Photo Plus Expo 临近,各大相关厂商都开始展示他们的新技术。而 CompactFlash Association CF 卡协会(下文简称 CFA),已经为这些设备的诞生做好准备。近日,CFA发布了一种新型的储存卡技术。它的卡槽能够和XQD卡槽兼容,速度为CFast 2.0卡的15倍。9、美国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打破世界纪录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官方网站消息,该校科学家在阿尔卡特C-Mod(AlcatorC-Mod)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实验中创造出新的世界纪录,等离子体压强首次超过了两个大气压。鉴于高压等离子体是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关键因素,这意味着人类距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又近一步。10、黑莓新专利:通过触敏键盘进行身份验证BlackBerry今年夏天发布DTEK50后,预计今年将宣布至少两款全新Android智能手机。 CrackBerry网站发现的黑莓专利表明,该公司可能在即将推出的手机上实施新的身份验证系统。该专利申请于10月13日,内容为基于触敏键盘全新认证系统。专利描述了带有QWERTY键盘的BlackBerry智能手机和有关身份验证方法的一些详细信息。显然,用户可以通过触敏键盘输入,来向电子设备出示符合已经存储在系统当中的验证信息。